食物交换份法 就是通过热量来搭配食谱实际做起来一共分三步 第一步:计算标准体重(身高(cm)-105) 第二步:计算每天所需要的总热量。(孕早期每天需要的热量是30Kcal/Kg理想体重,孕中后期每天需要30-35Kcal/Kg理想体重/d+200Kcal的热量) 第三步:搭配每天的食物(蛋白质15%-20%,脂肪25%-30%,碳水化合物50%)。 然后,准妈妈就可以来看每种食物的热量,搭配每天的食谱。 手掌法则 就是用手来量出食物的量 蔬菜:两手一把能抓住的菜相当于500g。 碳水化合物:生米或生面抓一拳头约1两。 蛋白质:掌心大小,小指厚,或与两指长宽一致的瘦肉量,都相当于50g的蛋白质,每天50-100g的蛋白,就能满足一天的需求。 脂肪:一拇指指尖那节大小的油,相当于10g。 简单的说就是3份主食一拳头、一份的水果单手抓、一份的叶菜两只手、一份的坚果两手抓、5份蛋白五掌心、1份素油一拇指。 九个“一”原则 1杯奶(250-500ml) 1份粮食(250-300g)粗细搭配,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多样化,一天12种。一周25种。 1斤蔬菜(250-350g的绿叶) 1-2个水果(250-350g) 100g豆制品 100-200g肉类(优先级:没腿>2条腿>4条腿) 1个鸡蛋 一定的调味品(油25g、盐6g、不用或少用糖) 一定的饮水量(1500-2000ml) 孕早期妇女平衡膳食宝塔 适当身体活动 油15-20克,盐六克 奶类及奶制品200-250克 大豆类及坚果50克 鱼、禽、蛋、肉类 含动物内脏150-200克 蔬菜类300-500克 以绿叶菜为主。水果类100-200克 谷类薯类及杂豆200-300克 杂粮不少于1/5 适量饮水 孕早期的妊娠反应会让多数妇女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情况,此时胎儿的生长发育速度相对缓慢,因此该阶段的饮食应增多营养,少油腻,易消化及适口,再加上适量运动。 孕期体重增加多少合适? 按孕前BMI推荐孕期体重增加的适宜范围 BMI=体重(kg)/ 身高(m)的平方 分级 | BMI | 推荐体重增长范围(kg) | 低 | <19.8(18.5) | 12.5-18 | 正常 | 19.8-26(18.5-23.9) | 11.5-16 | 轻度 | 26.1-29.9(24-27.9) | 7-11.5 | 肥胖 | >30(28) | <6 |
孕期内体重增加有两个部分: 一是妊辰产物。包括胎儿、胎盘和羊水;二是母体组织的增长。包括血液、细胞外液、子宫和乳腺的发育,以及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 孕期体重的适宜增长,不仅对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减少妇女妊娠时和分娩时并发症风险,而且对产后母体体重恢复至孕期水平极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