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营养丰富,高蛋白质低脂肪,它鲜美可口的味道使它成为老百姓餐饭上常见的一道美食。然而在吃鱼的时候,常常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鱼刺卡在咽喉里,造成很大痛苦,这时,许多人会采用吞饭、喝醋、催咳等方法,但却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近日,罗先生遇到了这样的麻烦事,险与死神擦身而过。 11月的一天,罗先生像平时一样在家吃饭,正吃得高兴,不料咽喉一紧,误吞了一枚鱼刺。像许多人平时的处理方法一样,他吞食米饭等食物,希望能把鱼刺吞下去,虽然异物感并未消失,罗先生抱着侥幸心理并未引起重视。5天后,罗先生咽喉的疼痛不但没好转,还出现了发热伴畏冷、寒战、背痛等问题,赶忙来到了我院消化二区咨询。经查双肺CT后发现:在食管距门齿20cm处见一异物,横跨食管前后壁,两端完全穿出食管腔,此时已经出现严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不及时治疗将危及生命。 消化二区立即联合内镜室、胸心外科、麻醉科多科会诊,由于食道周围大血管及神经等组织丰富,手术风险高、难度大,如何避免损伤病人食道、预防脓性分泌物误吸,顺利取出鱼刺,是摆在医生面前的一大挑战。经过反复商讨诊疗方案,最后决定在手术室行气管插管联合静脉麻醉后在内镜下取出异物,手术由内镜室主任吴联晖操作,整个手术过程紧张有序,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顺利将鱼刺取出。罗先生终于见到了这块让他痛苦,让医务人员辛苦的鱼刺,鱼刺呈不规则扁平状,大小3.5cm*3.5cm。康复后罗先生感叹道:真没想到,小小的鱼刺折磨了我10来天,最后通过手术才取出来,感谢医生的及时处理。 消化二区胡永敏医生表示:日常生活中,食管异物并不少见,其中以误食鱼刺、枣核最多见,发生后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切勿自行吞食食物,以免出现类似罗先生这样的情况。食道异物可能引起食管穿孔感染、食管气管瘘、脓胸、气胸、感染性休克等问题,一旦异物刺破邻近血管及神经等重要组织,可能引起大出血及相应组织功能异常,甚至多脏器功能损害、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