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病因 对症下药
黄先生是名年轻的电脑工程师,为人谦和、性格内向、事业有成。可多年来却被头痛折磨得痛苦不堪,多方诊治都没有明显的效果,只好大把大把地吃“去痛片”。人变得日益憔悴,注意力很难集中,对生活缺乏信心,三十出头婚姻还没有着落。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走进了我院的疼痛科。他告诉医生:早在读大学时开始一侧的枕部和耳后部疼痛,像针刺一样,三到五个月发作一趟,多发生在考试前后,学习紧张时。以后头痛的发作时间就越来越短了,而且疼痛扩散到前额、两侧的太阳穴、还有脖子和肩背部。疼痛性质也有了变化:跳痛、胀痛、火烧样痛、刀割痛或放射性刺痛轮番上阵,基本上每个星期都要发作;而且还会伴有脖子僵硬、咽喉部异感、看东西模糊、耳鸣,严重时好像脑壳要炸裂一样。“看了多少家医院,就是没有效果。” 主诊医生为黄先生做了详细的检查,神经系统正常、血压正常、五官正常……唯独的阳性体征是颈椎旁有散在的压痛。医生告诉黄先生,这头痛可能是颈椎病引起来的,先查个颈椎的核磁共振。 颈椎病引起头痛?黄先生是第一次听说,带着疑惑的心理黄先生接受了颈椎核磁共振的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事实证明了医生的分析。黄先生患的是伴有多个颈椎间盘突出的颈椎病! 医生告诉黄先生,这就叫“颈源性头痛”,由颈椎和(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或双侧反复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他的解剖学基础是颈部的脊髓和脑组织有密切的联系。有一点像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腿疼一样,所以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声东击西”的疼痛。我们知道:长期关注性低头的动作,如操作电脑、玩手机、织毛衣、绣花、不良的读写姿势等都有可能引起颈椎和它的附属结构的损伤,导致颈椎病。有一部分人也就因此出现了“颈源性头痛”。 “颈源性头痛”有以下特征:(1)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以中年女性多见。(2)头痛可以为单侧,有时可以是双侧,但多以一侧为重。(3)疼痛首先发生于颈部或枕部,随之扩散至病变侧的额、颞及眶部。(4)疼痛程度在中等和剧烈之间。(5)间歇性发作,每次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后期可持续发作;发作有缓解期,随病情进展,缓解期可由数月逐渐缩短直至消失等,共10个特征。 医生说,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方法很多,如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理疗、神经阻滞性注药、微创介入手术、开放手术治疗等。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黄先生的颈椎间盘突出不是很厉害,被推荐采用微创介入下“颈椎间盘臭氧消融术”。术后黄先生的头痛很快消失。出院时疼痛科医生还针对性地教了黄先生一系列保护颈椎和预防颈椎病再发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