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主要由腺泡、输乳管和脂肪组织构成。乳房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脂肪的多少,脂肪多,乳房当然看着就大了。而真正与奶水有关的是乳房组织――腺泡。因为母乳在腺细胞中产生,然后分泌到腺泡内,再由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像泵一样收缩排出母乳。而腺泡又是由大量的腺细胞组成。所以,起关键作用的是腺泡而不是脂肪组织。
那么,母乳又是如何在腺细胞产生呢? ①在宝宝吮吸乳头的刺激下,新妈妈脑垂体会分泌叫做催乳素和催产素的两种激素; ②催乳素传达将血液变成母乳的命令,腺细胞便开始分泌小滴乳汁,然后汇集在腺泡内; ③在催产素的作用下,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就会收缩,在乳腺泡中积攒的乳汁就会被输送到输乳管中。 所以,奶水的多少与乳房的大小无关。胸小的妈妈们不用再纠结了。 保证奶水充足还需要满足 一、树立母乳喂养信心 首先,新妈妈树立充足的信心是奶水是否充足的第一步。 新妈妈要相信自己奶量足够,可以热敷、按摩和挤奶等,以减轻乳房胀痛和维持乳汁的分泌。 二、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早接触是指分娩后新妈妈与宝宝更进一步的裸露皮肤与皮肤最大面积的接触。 产后的1小时为肌肤接触的黄金时间,是宝宝最清醒的寻乳本能反射最强烈的时候。如果宝宝诞生后1小时内没有放在新妈妈的胸部,在接下来的24小时里,宝宝有可能会陷入睡眠状态,使哺乳变得更加困难。 所以,早开奶的最佳时间是产后1小时内。早开奶可以使宝宝吸吮到初乳,初乳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毋庸置疑,都是宝宝最完美的第一餐。 三、按需哺乳 为了便于母乳喂养,医院产科大都实行了母婴同室,让新妈妈和宝宝24小时同在一室,每天分开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这样就可以促进新妈妈按需哺乳。而按需哺乳是指只要宝宝饿了,新妈妈就随时给他们喂奶,不需要看着钟表,硬性地规定喂奶间隔时间。这样,宝宝吸吮的次数越多,乳汁就会产生的越快、越多。 此外,当宝宝出现饥饿、哭闹或是新妈妈感觉乳房充盈都应该及时给宝宝喂奶;如果宝宝安静地睡了超过3个小时,则需要新妈妈把宝宝叫醒来喂奶。 四、健康科学的饮食 哺乳期新妈妈饮食要做到健康科学,可以适当多吃点发奶的食物,如鸡汤、猪蹄汤、蘑菇汤等,需要注意的是要撇去汤上的浮油。 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腌制食物、油炸食物、脂肪高的食物、麦乳精、凉性水果、酒、咖啡、浓茶等。 五、坚持夜间喂奶 催乳素在夜间比白天分泌得更加旺盛,所以,新妈妈要坚持在夜间喂奶。但如果是躺着喂奶,一定要注意乳房不要堵住宝宝的鼻孔。 六、正确的哺乳姿势 哺乳可以采取坐姿或者卧姿,没有哪一种是普遍认为的最佳姿势。只要新妈妈自己和宝宝都感觉到舒服,宝宝可以安心吃奶,那就是最佳姿势。 七、正确的衔接姿势 1、用乳头或乳晕下方刺激宝宝的嘴唇以刺激觅食反射。 2、等待宝宝张大嘴巴后将乳头靠近宝宝。 3、靠近宝宝下颚的乳晕部分首先进入宝宝的口腔。 4、确认宝宝是否稳固地含接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 5、不要给吃母乳的宝宝使用奶瓶、奶嘴、奶瓶上的橡皮奶头较长,容易吸吮,宝宝吸吮时省力,比吸乳头更容易得到乳汁,这样,有的宝宝就会产生“乳头错觉”,拒绝吸吮新妈妈的乳头,影响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