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一旦发生了会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除了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外,还要加强一些功能上的锻炼,那么在锻炼时患者需要注意什么呢? 一、功能锻炼以不感疲劳,骨折部不发生疼痛为度。 二、功能锻炼要以恢复肢体的固有生理功能为中心。 三、功能锻炼不能干扰骨折的固定,更不能做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 骨折早期:骨折后1-2周 特点:局部疼痛,患肢肿胀疼痛,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 目的:功能锻炼以促进局部血运,加强新陈代谢,去瘀生新,改善局部症状,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 方法:上臂骨折时做握拳和手指屈伸活动,下肢骨折时做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运动,原则上骨折部上下关节不活动,身体其它部位均应进行正常活动。 骨折中期:骨折后3-6周 特点:骨折局部症状基本消失,骨折端亦基本稳定,骨痂已形成。 目的:此期以主动运动为主,锻炼肌肉的舒缩活动和关节活动范围。 方法:继续增强患肢肌肉舒缩活动;逐步恢复骨折部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从被动到主动,可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防止肌肉萎缩。 骨折后期:骨折后6-10周 特点:骨折临近愈合后,又叫功能恢复期。 方法:应尽快恢复机体功能,锻炼关节持重能力,上肢骨折可鼓励病人做力所能及的轻微工作,使关节各部分都能得到全部锻炼;下肢扶拐者,应逐渐改为单拐,继而弃拐行走,并逐步增加摆腿和旋转动作,促进骨折的完全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