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2015年,在世界范围内成年糖尿病患者大约有4.15亿名,平均每11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患糖尿病。中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中国糖尿病患者总数约为1.1亿,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相信这个“世界第一”给大家带来的不是自豪,而是隐隐的不安:原来糖尿病离我们这么近!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它的挑战。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所以要想预防糖尿病,我们得了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在了解了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后,我们才能有的放矢。 糖尿病治疗的误区: ×不吃主食可以降低血糖 ×空腹运动有利控糖 ×无糖食品可以放心随便食用 ×只开药不检查 ×抱有悲观态度 ×过分控制饮食 ×胰岛素会成瘾,能不打就不打 ×没有不适症状就不就医 ×血糖监测只查空腹血糖 ×不同作用机制的口服降糖药同一时间一起吃 ×中药总比西药好 要全面控制好糖尿病,就必须做到”糖尿病的一、五、十”防治措施 “一”是指治疗目标: 治疗目标要清楚:即全面控制糖尿病的病情。 对产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干预,包括控制血糖、调节异常血脂、纠正高血压,肥胖者要降低体重、戒烟限酒、降低血液高凝状态,以减少胰岛素抵抗等。 “五”是指治疗的五驾马车 一、教育心理 糖尿病教育和心理治疗主要是让糖尿病病人了解和认识糖尿病,正确的对待糖尿病,有效的治疗糖尿病。 自己多学习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做一名智慧型的糖友,要懂得科学的控糖方式。 要积极的面对糖尿病,糖友圈曾做过一项调查,现在血糖及病情控制好的糖友,都有一个好的心态,糖尿病其实算不上病,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 二、饮食调节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糖友,都需要饮食调节。糖尿病的饮食包括控制总热量、营养均衡、少量多餐、高纤维饮食、口味清淡、水果适宜适量、少饮酒不吸烟等。 这也是全民的健康生活方式。 三、适当运动 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因为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能降低血糖、血脂和血液粘稠度;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控制;可减轻体重,增强体质;给糖友带来自信心和生活乐趣。 四、药物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目的是让糖尿病人不得并发症,健康的、正常的生活,并且享受和非糖尿病人基本相同的寿命。 所以,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当饮食与运动控制不好血糖时就要启动药物或是胰岛素的治疗,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的用药。 五、病情监测 糖尿病病人要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以了解血糖水平,决定是否用药。 有的糖友觉得没有任何症状并不去测血糖,殊不知并不是所有糖友都会有不适症状,而等出现不适症状时,说明血糖已经高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这样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我们就会变得很被动,一旦并发症出现都是不可逆转的。 “十”是指病情观察的十大指标 十大指标即:1.血压;2.体重;3.血糖;4.尿蛋白;5.糖化血红蛋白;6.血脂;7.血乳酸;8.眼底;9.心电图;10.胸部X光检查。 糖友的具体监测计划如下: 至少每月测量一次血压、体重、空腹或餐后血糖及尿常规,血糖控制不好者要每周测一次血糖; 每6~12个月测定一次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以便早期发现对肾脏的损害; 每3~6个月测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反应近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血清糖化白蛋白(反应近1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血脂、肝、肾功能; 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心电图、X光胸部检查。 另外,服用双胍类药物的糖尿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应该每3~6个月测定一次血乳酸浓度,以防高乳酸血症和乳酸性酸中毒。 必要时应检查肢体血流图、神经传导速度、皮肤微循环、动脉血管内-中膜的厚度等。 预防胜于治疗,做到及时的预防,这才是控制好糖尿病的最佳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