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微凉,转身看到灯火通明的大楼,不知今晚在这大楼里又有怎样的故事即将上演?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儿童重症监护室工作了快半年,遇到许许多多事情,猛然想起这句话。 儿童重症监护室,24小时无家属陪护,里面的一切对于小朋友们来说都是陌生和恐惧的。而重症这两个字,使原本的恐惧雪上加霜。尤记得那晚,监护仪的滴滴声、偶尔的警报声、患儿的喘息声交织在一起,在这安静的夜里格外刺耳。想起上夜护士的嘱托,2床的小女孩呼吸很费劲,三凹症和缺氧症状特别明显,人比较烦躁,一不注意她就会把氧气面罩扯了。“芷芯,这个面罩带着会舒服很多,你乖乖听医生和护士姐姐的话,很快就能看到爸爸妈妈了!”我轻轻地拍着她,安慰她,让因呼吸费力接近端坐位的她渐渐入睡。 天微微亮起,监护仪的警报声突然传来,原来小女孩又把氧气面罩扯掉了。此时小女孩的面色及唇色特别不好,却说什么也不配合了。我只好强行帮小女孩带上氧气面罩,并在床旁看着她。 下班走出大门,阳光洒在脸上,回头看到矗立于阳光中的医院大楼,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现代医学注定不是所有疾病都能治愈,而且人终有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但小儿的疾病是最牵动人心也是最让人害怕的。新的生命,新的希望,家属的焦虑与烦躁可想而知,所以觉得安慰这一点尤其重要,而今晚的事情更让我知道,安慰要应因人而异,讲究方式方法。几天后,小女孩机械通气了,再后来撤机,最后痊愈出院。 在儿科重症监护室工作的这些日子,虽然很疲惫,有时也会因为家属的无理而难过,但看到一个个生命垂危的患儿经过我们的精心治疗护理后转危为安,露出无邪的笑颜,所有的辛苦都不算什么 已经记不清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但仍记得最初接触这门学科的惊奇、迷茫、彷徨,甚至有过退缩的念头。在临床工作的这些日子,曾经的那些念头都在慢慢淡去,努力做一名好护士成了我不变的信念,正悠远地萦绕在我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