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清晨,消化二区来了一名急性胰腺炎患者。患者入院时身无分文,疼得嗷嗷叫,直冒冷汗,话都说不出来。可是,这样一个重症患者,身边却连一个家属也没有,。 当我们询问他时,他忍着疼痛说只有一个哥哥,但联系后哥哥拒绝来医院照顾他。自己与妻子离异多年,十几岁的儿子跟了妈妈,也没有其他朋友。可病人病情这么重,必须要有家属在场,于是责任医生再次打通了他哥哥的电话,经过耐心的开导。哥哥答应第二天带患者儿子一起来看望。 第二天,患者的哥哥看了一眼之后,留下患者十几岁的儿子,匆匆回去。没有为弟弟做任何事。几天后,患者病情加重了,气都喘不上来,烦躁不安,医生护士忙前忙后抢救,在一旁的儿子哭着打电话向伯伯求救,可伯伯依然不理不睬,个中的隐情,我们不了解,也无法评说。但眼看着患者病情加重,再不进ICU患者就有生命危险了,怎么办?责任医生考虑后,觉得情况危急,不能再拖了,就把患者送进了ICU。 这期间,病人费用没缴一分。经过一段时间的抢救,病人病情稳定后又转回到科里了。然而,病人仍然处于昏迷状态,生活不能自理。万般无奈之下,蒋义贵主任再次拨通患者家属电话,告知病人情况时,电话那头居然传来这样的回答:“救他干嘛呀!让他早点死了算了!他和我没关系,我们不管……” 面对这个被亲情抛弃又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消化内科一区护士姐妹们商量后决定主动担起了顾患者的重任。患者不时将大小便拉在床上,必须使用生活用品,于是,护士长自己掏钱买来了脸盆、毛巾、成人纸尿裤、湿纸巾等。护士姐妹们一次次帮他从头到脚清理干净……每天清晨,负责生活护理的护士打好水,帮他洗脸、洗牙、擦身、换尿片、整衣服;隔2小时又帮他翻身、拍背、按摩……隔10分钟观察躺姿是否舒服?体位是否摆好?输液是否通畅?是否有痰?是否有出汗……下午,护士又为他擦身、洗脚,换衣服,让他尽可能整洁清爽…… 当看到患者睁开眼睛,护士姐妹们又开始不停地叫唤他的名字,说着鼓励他的话,希望他能尽早康复起来。 来来回回、进进出出、一遍又一遍……消化内科二区的护士姐妹们细心照顾他。尽管累、尽管忙,但看见病人一天天好起来,大家的心情也舒畅起来。 类似这种病人不是很多,但有一个就是件麻烦事,要为他出钱出力。医生护士做了这么多工作,得到的可能仅仅是一句表扬,过上十天半个月就忘得干干净净。而下一个入住的病人,因为某种原因稍有不满就怒气冲天,于是辱骂声指责声沸沸扬扬,网络上铺天盖地。医生护士,在现在的环境下救死扶伤的同时,还得忍辱负重,更多的是要会学心理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