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时间赛跑,与病魔拼抢生命,与患者同乐。”这是ICU的口号,也是ICU的写照。 进ICU的病人都是病情危重,有时病人病情突变,生死只是转瞬之事,而那一刻的抢救生命,仿佛同时间赛跑一般,分秒必争,刻不容缓。 汪钰晨小朋友,3岁4个月,全麻下行背部肿物切除术,术后转入ICU。不久出现病情突变:口唇四肢末梢发绀、指脉氧下降、呼吸机报警潮气量低、经口气管插管涌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双肺满布湿性啰音……,情况十分紧急。 手术组医师、儿科医师迅速到场协助抢救,果断作出诊断、制定抢救方案并立即组织实施,经增加呼吸机参数PEEP、吸气压、氧浓度及利尿、强心等处理,患儿病情迅速改善。约3小时后患儿神志转清楚,氧合正常,血流动力学稳定,顺利脱离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 I CU的医护人员们一直在和病魔抢夺生命,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耽误一分钟,病人的生命就可能会更危险,几分钟往往就决定了病人的生死,抢救几乎都是在和时间赛跑。对于ICU的医护人员来说,和时间赛跑诠释着特别的意义。 I CU,这里是另一个世界 穿上隔离服、戴上帽子口罩、套上鞋套,随着一层层门自动打开又关闭,我们来到了门诊大楼六楼的ICU(重症监护病房)。这里和外界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恍若两个世界,大多数病人都神志不清,身上插满了各种各样的管线,安静的病房里只有仪器的“滴答”声回响,更显静谧。 这里的医生们七点半准时迈入ICU的大门,开始交班、查房,每一天都是如此,不管是节假日,还是周末休息,这里永远是忙而不乱的世界。睡懒觉已经成为医生与护士们学生时代一个遥远的回忆。 此时,早班护士们也都已经换好了工作服与鞋子、戴上工作帽、口罩,在对所管的病人进行仔细的床边交接班后,麻利地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我和你,心连心 医生查房后对病人开始了针对病情的医疗干预,有的医生在调节仪器参数,有的在开立医嘱。护士们也开始了繁忙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工作,有的护士在给病人进行脱机锻炼,有的在配合医生给病人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的在给病人做血液净化治疗。有位护士正在给病人翻身、擦背、换衣服,听到邻床的监护仪报警,赶紧先去处理;一派紧张繁忙的景象…… 进了ICU,病人们就完全交给了医生护士们,除了要严密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之外,ICU的护士们还承担了大量的基础护理工作。 让他们体面地“走” “一下两下三下……”医生在有节奏、快速、用力地对病人进行着心脏按压,十五分钟、二十分钟过去了,心电图上依然是一条直线。一个重症病人的生命,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生命仍然画上了句号,这就是生命的残酷,生命的无常。科学已然很发达,医学也进入科技时代。然而,医学对生命的探索永无止境。再精密的仪器,再密切的监护,总会有生命的终结,尤其是在ICU,这是生命的必然,是医学的无奈。 护工开始为他擦拭身体,最后再给他好好擦一次,前胸、后背、手腕和脚掌,认认真真地擦。护士们为病人重新换上了干净的衣服,为患者脖子上和手腕上的伤口贴上纱布,为他合上眼睛。 相亲相爱 下午三点半到四点是家属探视的时间,家属等候区里全是等待探视的家属。他们想看看自己的家人怎样了,尽管患者有的不能说话,尽管患者可能都不知道家属来看自己了。在护士的指导下,几位家属穿上隔离服,戴上口罩、帽子,穿上鞋套,依次走入ICU,来到他们的亲人身旁。 家属紧握着他们亲人的手,抚摸着他们亲人的脸颊,不断深情的呼唤着亲人的名字……,含泪的目光中充满着期待。 工作的艰辛 ICU全年无休,没有春节,没有中秋和端午,因为节假日ICU内往往都住满了重症病人,在这里时时刻刻都要有医务人员在,患者病情随时会有变化。ICU组织的外出集体活动很少,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人总是全不了,总得有人守在病房里。 ICU是特殊的战场。医护人员和病人的心在一起,医生和护士的心也在一起,他们之间是“我和你”,心连心,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