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信息
院务公开
党群工作
人事招聘
合作共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信息 >
别样的夜生活——体验三明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夜班生活
来源:未知 更新时间:2017-04-26 14:25 点击:

春日的三明,绿意盎然。华灯初上,市民们享受着一天忙碌后的闲适与轻松。然而对于急诊科的值班医护人员来说,忙碌才刚刚开始。他们晚上要做些什么?会遇到怎样的病人?累了怎么办?

跟随急诊科医护人员值夜班,体验他们紧张而忙碌的工作,感受他们平凡而崇高的心灵,走进他们,你会切身感受到,正是因为有这群“白衣”守护者、奉献者,我们的城市才变得更加文明美丽,我们的家庭才更加圆满幸福。

晚7时

120指挥中心接到通知,梅列区乾龙新村一名80岁老人突然左侧感觉僵硬,嘴一侧歪斜,脸部不对称,大小便失禁。急诊科三名医护人员立即赶往现场,根据家属反映老人有高血压病史,老人意识清醒,紧急测量血压、心率、血氧,观察呼吸、瞳孔等情况,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初步判断为中风,医护人员立即给患者吸氧,采取应急处理后,迅速送往医院急诊科。到达急诊科后立刻请神经内科会诊,并为患者开启绿色通道,完成一系列紧急治疗后转入送神经内科进行进一步治疗。

经过救治,老人病情稳定,目前康复良好。对于长年在急诊科工作的医护人员来说,这只是急诊科最普通的一幕。

晚9时

急诊科收治了一名车祸重伤病人,从三明北快速通道紧急送至。医护人员默契配合,值班护士动作娴熟的配合医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补液输血、病情记录、护送ct、电话通知神经外科会诊等等一项不落,病人及时送入了手术室。直到这时一直紧张着的医护人员才舒了一口气。

晚11时40分

急诊科接到120指挥中心电话,市区满园春内,有一受刀伤男子需要救治。接到电话2分钟后,救护车出发向满园春方向驶去。车内坐着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两名提架员,车厢里摆放着担架、心电监护仪、氧气袋、急救箱等。

3分钟左右,救护车到达满园春,只见路旁躺着一位满身是血的年轻人。医护人员查看伤情发现,男子一身酒气,头部流血,需要现场止血包扎。但男子不配合,表现得很烦躁,身体不停扭动,不断地用手去抓医护人员。由于患者头部流血严重,医护人员立刻对其紧急包扎止血,并用担架将伤者抬上急救车,送到医院急诊科进行紧急治疗。

此时,另一名也喝高了的男子突然踹了120急救车,当听说医护人员要拨打110时,男子比划着要追打起医护人员,在场群众立刻阻止了他。“我们身为医护人员,即使挨了打,受了委屈,也不可能还手,知道他喝醉了,也没想和他计较,因为患者的病情最重要。”随车出诊的医生说道。

真诚的医务人员

处理完这个病人,已是午夜时分,但值班的医护人员仍坚守岗位,虽然感觉很累,但看着一个个病人经过医治,病情有所好转时,他们的内心感到特别欣慰。

急诊科主任林龙根感慨的说:“在急诊科工作,意味着时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疾病。120救护车和急救人员必须24小时待命,值夜班人员一晚要出诊、接诊好多趟,常常通宵不能合眼,辛苦、劳累不言而喻。急诊病人在医院第一时间接触最多、感受最真切的就是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着患者和家属的心情甚至病情,因此医护人员总是带着最真诚的心服务、照顾患者。希望患者和家属能多一些理解和支持。”

急诊抢救室就是一个分秒必争的战场,每一刻都考验着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每一句医嘱、每一次操作都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安危。心肺复苏、除颤、多功能检测…每一环节都容不得他们半点迟疑。在任何一所医院里,急诊科都是最累、最苦的岗位之一。然而当被问及是否觉得辛苦时,他们仍笑着说:“只要能够缓解患者的病痛,我们累一些实在不算什么。”

上一篇:授旗集结待命 开启2017年应急演练序幕——三明市第一医院卫生应急队积极参加全市应急演练 下一篇:不忘初心 开拓奋进 共筑发展——三明市第一医院召开党委、纪委换届选举大会
 
                             
本站版权所有: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  旧版回顾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110  闽ICP备12018043号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东新一路15号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虬江金泉村19号 工信部链接:https://beian.miit.gov.cn/
三明市第一医院办公室 0598-5183263  传真:0598-5183363  预约电话:0591-968808  列东院区导诊台:0598-5183501
列东院区投诉电话:0598-5173922(班内) 0598-5103900(班外)  生态新城院区导诊台:0598-5062002
生态城院区投诉电话:0598-5062006(班内)  0598-5063101(班外)  三明市第一医院投诉邮箱:smyhb059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