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6年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三明市第一医院的产科也迎来了“二胎时代”。据统计,2016年1-11月已有5200多名宝宝在我院产科降生,其中二胎占50%以上,30岁以上的妈妈达到了57%,年龄最大的产妇48岁。
产科主任姚敏蓉感慨的说:“现在老百姓生育二孩的意愿强烈,随着孕产妇数量的攀升,我们也迎来了不小的挑战。为了应对逐渐上升的生育热潮,医院不断改善硬件条件,床位已从50张增加到了85张,即便如此产科床位依然显得紧张。” 伴随着二胎政策而来的另一问题,危重症产妇数量增多,这极大的考验了我院产科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但这也是产科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在姚敏蓉主任的带领下,把握时机,从人员队伍建设、技术水平、科研教学等多方面着手,全方位提升产科的整体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事例一: 近日产科来了一位特殊的产妇。产妇是第二胎,怀孕6月,因胎儿致死性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引产。患者第一胎生育是剖宫产术,现二胎胚胎着床于瘢痕处,俗称“疤痕妊娠”,同时胎盘前置状态,病情极为复杂,风险极大,随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患者入院后行介入栓塞术,在行导尿管水囊引产的过程中突然出血达1000ml,情况危急,科主任姚敏蓉当机立断“马上开展紧急手术”,大家齐心协力,争分夺秒,10分钟后手术开始。姚敏蓉主刀行盆腔粘连松解+剖宫取胎+胎盘植入处子宫局部切除+子宫重建术+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术中瘢痕处胎盘植入部位出血汹涌,5分钟内出血800ml,医生团队沉着冷静,分工明确,快速止血,切除胎盘植入部分处子宫并行子宫重建术。连妇科医生都惊叹道: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难题都被产科迎刃而解! 事例二: 一位以“活动后胸闷、气促10余年,停经33^4周”为主诉的孕妇急诊入住我院产科,诊断: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右心衰(NYHA分级III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右肾积水;妊娠期肝损害等多种合并症。 产科立即与心内科、肾内科、呼吸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进行会诊,并在会诊科室协作监护下,处理予给氧、利尿、抗感染、纠正低氧血症、改善心功能治疗,于入院后2小时急诊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半卧位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过程顺利,孕妇成功分娩一男婴,术中出血700毫升,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术后12小时孕妇出现全心衰、无尿、尿毒症、休克,病情危重,再次全院多学科会诊抢救治疗,经积极抢救后患者肾功能、心功能肾功能逐渐好转,病情稳定,现已康复出院。 在产科还有太多的“意外”发生: 双胎,两个孩子的脐带在子宫内像树藤一样缠绕在一起并打了死结; 未足月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胎儿宫内窘迫,脐带扭转、瘀血; 二次剖宫产术中,医生开腹时发现子宫已经破裂,羊水已流出,再次考验了医务人员,稍有怠慢,后果不堪设想; 有时分娩的过程中,产科医生还要承担妇科医生的角色,为产妇处理一些妇科的问题,如“巨大的卵巢囊肿”等。 产科团队面对这一个又一个“意外”,团结协作,冷静应对,让“意外”被“感动”和“喜悦”取代。 为保证危重症产妇能得到更好诊疗,我院产科还开设产前、产后重症监护室,做到重点病人重点监护,每位孕妇分娩保证两位助产士与一位医生帮助分娩。此外,在产妇出院前,助产士确保对每位产妇及其家属进行产后健康宣教,让他们掌握照料新生儿的技能。同时还注重孕前产前的宣教,专门开设孕妇学校,安排9位高年资助产士组织12节课时教学,内容包含胎教、营养与膳食体重管理、母乳喂养、新生儿疾病筛等各个方面,确保孕妇及其家属做好产前宣教、自我监测、及时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