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通过显示造影剂外溢的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明确出血部分,消化道出血再0.5ml/min以上时,血管造影就可发现出血征象。出血量越大,病变血管显影率越高,越容易发现出血部位,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胃左动脉栓塞术克服了因患者自身原因及操作难度无法行急诊胃镜止血的缺点,提高止血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再出血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病例:陈某某,男性,86岁,以“排黑便8天,呕血1天”到我院求诊,后入住消化内科。患者同时伴失血性休克,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基础疾病。入院后予埃索美拉唑抑酸、止血,生长抑素减少内脏血流、降低门脉压及扩容补液,抗感染、平喘等治疗。仍反复出现呕血、排柏油样便数次,量多,血色素进行性下降。医生立即予改用奥美拉唑泵注加强抑酸,并加用特列加压素、血凝酶、卡洛磺钠、去甲肾上腺素、云南白药等多种药物止血,加强补液扩容,先后予输血8单位。然而,病人生命征仍不平稳,急诊胃镜见溃疡面巨大,内镜下止血效果差,且因患者基础疾病多,高龄,外科手术风险大。故予介入室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胃左动脉栓塞术,术中见胃左动脉一分支动脉瘤,可见造影剂外漏及异常聚集征象,采用2.7F微导管超选胃左动脉分支血管,经微导管于其主干植入MWCE-18S-2-2微弹簧圈共4枚,行胃左动脉分支栓塞,复查造影见其主干血流明显减缓,中远段闭塞,达到栓塞效果。术后无再活动性消化道大出血,逐渐恢复。
|